關於我自己

熱愛旅行,時裝,藝術,電影 ----- Love TRAVEL, FASHION, ART, MOVIE! Love to experience new things!!

星期一, 4月 07, 2008

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jw!gIKI5zacFRuQc0j1HwUoT2B0/article?mid=251&prev=253&l=f&fid=73)Republic” VII以「洞穴之喻」解釋其知識論。心靈由底層上昇到高層,是知識論上的一個進展。

☆ 陽光

        ┌  洞 口  ┐

        │       │   通路

        │   火   │

        │ 個別事物  │   矮牆

        │       │

        │       │   一排囚犯

        │       │

         映出影像的牆壁

*洞口之外的陽光普照,喻真理之光。



*囚犯是四層存有構造中只滿足於影像界之「幻想」的人們,不知愛慕真理之光,永遠過著黯然無光的生活。柏拉圖以為人間世一大半人都過著如此悲慘的生活。他們自己的偏見與情欲,以及他人所施展的詭辯與修辭蒙住了真理之光,而使他們完全曲解了宇宙人生的真相。即使他們突然得見陽光,也因經不起陽光的強烈,寧願回到原處,而以影像為更具實在性與價值的存有。
是我 就是我!!沒錯

*設有一囚犯脫去枷鎖,看見具體事物本身和其他囚犯。他已擺脫影像界中一切偏見與情欲,能以常識與感覺經驗接觸眼前個別事物的現象界,而處於「相信」的心態中。

*設此囚犯再走出洞口,便可親眼看見真實的陽光,從此踏入知識的世界。最後學會透過辯證法,終能直視太陽自體,即善的理型,一切存有的本源與真理。

*但若有人看到陽光之後,重回其他囚犯…..則被處以死刑。

*洞穴比喻,節節上升,柏拉圖視為認識的進展。這需要努力振作及心智的訓練才能達成。因此他極力強調「教育」的重要。

沒有留言: